纺织工人的比喻
文章目录
自从 ChatGPT 出现之后,纺织工人的这个比喻就不绝于耳。人们常用这个比喻来表达时代之洪流不可阻挡,而那些“纺织工人”不过是生产力进步不可避免的代价。
首先,这个比喻是恰当的,但结论是有问题的。工业革命的工人砸机器,不是工人与机器的矛盾,而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。机器代表的是重复的抽象劳动,由于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分离,生产资料为谁所有是一个重要的问题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,这个命题耳熟能详,左派和右派都同意这个观点。但是,劳动作为一个具体的活动,是需要对象的,换而言之,是需要生产资料的。如果没有作为物质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料,作为自然能力之显现的劳动就无法完成。无产阶级由于不占有生产资料,因而劳动必然为资产阶级所摆布。机器之所以能够和无产阶级相竞争,是因为机器和无产阶级对于资本家而言都是生产力。机器是不需要考虑生存的,但人是需要因劳动而获得生存的。工人砸机器不过是这一矛盾的冰山一角罢了。马克思早在手稿中就提到了:
因为工人被贬低为机器,所以机器就能作为竞争者与他相对抗。
生产力进步,只要生产资料掌握在劳动者手里,劳动者与机器的生存矛盾就会不复存在。因此,我说“纺织工人”的失业与生产力进步无关,其真实原因是资本主义私有制。
关于生产力的命题,左派和右派都广泛同意,但左派和右派在此的区别是什么呢?劳动不是一个超现实的存在,劳动是一种现实的活动,这就意味着它要有主体、形式和对象,但右派忽略了对象,因为右派占有对象。劳动对于资本家而言,就像一台能无限产生财富的机器,由于忽视了主体,抬高了形式,他们就对于榨取利润这件事心安理得了。因为主体被忽视,财富的所有权问题也就暧昧了。不能明白所有权问题的重要性,生产力的命题不过是一个资产阶级的命题。
文章作者 bigshans
上次更新 2023-04-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