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 AI 将触手伸向人类引以为傲的艺术创作时,人类又一次陷入到类似当年机器大生产的时候。机器与人的对立似乎是近代才有的议题,人们认为,机器高超而稳定的工作能力,夺去在这些岗位上的人的工作,因而机器与人的矛盾产生,这是科技发展与人自身的矛盾。真的是这样吗?

首先,机器与人的矛盾之所以让人觉得焦虑,是因为机器与人对于资本家来说都是一样的,要考虑的无非是成本与收益。但对于被选择者而言,机器不过是不再生产,或者报废,但人是失去工作。对于工作的人来说,被送上生产要素的天平与机器比较,本就是极大的荒谬与侮辱,人被当作工具,但人同时也不应该也不能被视为工具,这是这个矛盾的根本核心点。也就是说,机器与人的对立,不过是资本主义矛盾的表象而已。

正是这样的生产关系,造成了机器与人的紧张,但这种紧张是不可解除的吗?

我们回到 AI 与艺术的话题上来。如果将人和机器同样视为生产要素,人想要获得天平的倾斜,无法是两种办法:1. 人能生产独特的东西; 2. 人的性价比高。一般认为,人是因为 1 而不可替代的,但艺术上败退也恰恰是因为 1 。但问题在于,艺术的最终评审权力仍然在人类手中, AI 可以生产作品,却不能最终定义艺术,因为它不是艺术的上帝。艺术并不是只有孤立“创作者-作品”,而是整个人类共同创造和定义的。

机器再复杂也是机器,最终的定义权永远在人手上。人除非愿意自己被自己所造的概念绞杀,否则就要将纠正的权力永远把握在手。

机器与人对立的问题首先是,资本主义下,人存在的价值就等于他所付出的工作,他如果不能提供资本主义社会所需要的工作能力,资本主义就会将其抛弃。人在资本主义必然是会陷入到存在主义问题中去的。其次,人似乎不再拥有对机器的决定权。工作好坏的决定权从来不在工人手中,而是在资本家手里,如果工作好坏能由工作者自己决定的话,那么工作者也会欢迎机器。